大言希声,大象无形——记我校民革支部主委华钢教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0-25浏览次数:494

“大言希声,大象无形”题出老子《道德经》,意即“越是宏大的音律,听起来越是稀薄;越是恢宏的气象,看起来越是飘渺无形”。而这句话正是对校民革支部副主委、 泉山区政协常委、信息与电气工 程学院 教授华钢的形象注解。

-------- 题记

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963 年,华钢教授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幼年时期,国家正处于“文革”动乱之中,父母忙于生计,无暇抚养他,幼年的他被送往了江阴农村的家中寄养,直到 8 岁才进入小学学习,后进入丰县中学初中部。

那个时候不少学生还坚信“造反有理,学习无用”的错误思想,逃学逃课,荒废学业。但 华钢 教授在学校里面尊敬老师,独自一人勤勤恳恳的钻研学业,特别是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据他初中时代的同学回忆, 华 教授中学时的数学考试都是满分。

粉碎“四人帮”后,国家百废待兴,全国各界群众要求加快速度建设祖国现代化事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处于弱冠之年的 华钢 教授也深深的被这一股时代激情所感染。此时,他读到了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郭沫若同志题为《科学的春天》讲话: “ 祝愿全国的青少年从小立志献身于雄伟的共产主义事业,努力培育革命理想,切实学好现代科学技术,以勤奋学习为光荣,以不求上进为可耻。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革命加科学将使你们如虎添翼,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学家点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后来,他又在图书馆里看到了著名作家徐迟的 《哥德巴赫猜想》,这本书叙述了数学家陈景润的传奇经历。于是,建设祖国现代化的热血与他学好数学,希冀成为陈景润一样的数学家的梦想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华钢 教授立志发奋学习,勇攀高峰,憧憬着有一天能去摘取科学王冠上的明珠,为祖国和人民争光添彩。从此, 华钢 教授越发勤奋努力,他不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丰县中学高中部,更是以扎实的基本功和对高中课程的独到领悟,提前一年圆满完成了高中学业并参加高考。此时的他,可谓是“少年横刀立壮志,勒马长啸顾八荒”。经过 1980 年的高考,他被南京工学院(即现在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录取。

上了大学以后,他少年志满,春风得意,但觉天地人生之事,不过手掌之间,无不可为。可入学后不久的一次数学考试惊醒了他:数学考试只得了 60 分! 华 教授一下子沉默了,在反复的自省中,他逐渐认识到:学校的校训是“止于至善”,意思就是说在做到最好以前,不能停止对于科学和真理的准求。想通了这一点, 华 教授仿佛变了一个人,图书馆的小说架前再也见不到他了,每天晚上学生三五成群游玩的人中也见不到他了。但你总可以在实验台前、自习教室里、文献档案馆里看到他的身影。古人常说:天道酬勤!由 于华 教授本来就天资聪颖,再加上这种忘我的学习,他很快就在各门课程上遥遥领先。

华钢 教授不仅刻苦学习也十分重视体育活动,经常代表班级参加篮球、足球、排球和乒乓球比赛,是当时小有名气的校园体育“明星”。热爱体育活动不仅给了他一个强健的体魄,也造就了他大方、开朗、豪迈的性格!再加上他的博文多识,很快就获得了周围师生的一致认可,并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1984 年大学毕业来后到矿业大学,他先后师从兰献辰、姚承三和武增三位教授,顺利获得了硕士 和 博士学位。

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教师的职业永远是绿叶的事业,教师又像春蚕,无私地为学生传授知识,授业解惑。在矿业大学的 20 年间,他的改变是双白染上了鬓角,不变的是他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和对于学生的满腔热情。

对于同学们而言, 华 教授不仅是学子心中受人尊敬的良师,也是生活上可以信得过的益友。有的同学实验没做出来, 华 老师陪着一步步的分析问题,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有的同学失恋了, 华 老师陪着聊聊天,谈谈心,顺便送你本励志的书,希望你尽快从感情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有的同学说:“ 华 老师,你讲的不对!”,好样的,把自己的观点大胆表述出来, 华 老师愿意做你的学友和你一起讨论,共同进步。

华 教授就是这样在一点一滴的生活细琐之中为同学们奉献着,甘做同学们的孺子牛。他也因此成为了信息工程系最受欢迎的教师!他不需要学生们金钱上的回报,不需要学生们送金字牌匾,他收获的是满天下的桃李芬芳! 20 年间, 华 教授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 和 博士生开设三个层次共 7 门课程,指导本科生毕业近百名,指导硕士研究生 40 多名,其中已毕业 22 名。并有多篇本科、硕士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而今,这些已经毕业的学子已经身处大江南北,祖国各地,他们在不同的行业和岗位上,用辛勤汗水和聪明智慧建设着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在用自己的成绩报答着对 华 教授的浓浓师恩!

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一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时候,煤炭工业对于华钢教授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幸运的是他被分到了国内较早从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研究工作的兰献辰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开始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研制工作。在老教授的带领下,他赴阳泉、太原、西安、开滦等多地的煤矿企业去接触了解国外进口安全监控系统,在获得了大量的系统现场运行资料的同时,也深刻意识到了国内煤炭行业在这个方面与外国同行之间的差距。这使他下定决心,要和课题组的成员一道克服重重困难,弥补国内这方面的空白,为此,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努力,这一时期的工作积累为以后监控系统集成与新型监控系统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 89 年参与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井下电机车位置监测传感器研究》项目时, 华钢 教授新婚后不到一周就去大屯煤电公司的姚桥煤矿连续工作了 3 个月,下井上百次,最终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到了 90 年代中期, 华 教授开始独立承担“安全监控系统联网工作”这一科研课题。

那个时期,我国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都是封闭型系统,还没有一个在监控系统生产厂商不提供支持的情况下实现多种不同监控系统信息集成的先例。因此,当 华 教授在平煤六矿进行首次监控系统联网试验时,监控队和调度室的技术人员对 华 教授能否完成试验普遍持怀疑态度。面对这种怀疑,他仅仅在监控室工作了一个礼拜,便宣告系统联网成功。此后,为了提高接入系统的稳定性,他继续奋战 2 个多月,终于解决了系统稳定性的问题。这一科研成果为矿业大学在平顶山矿区树立了良好声誉,并在全国多个矿区推广。而国内其他科研院所开始研究这项技术时,已是 10 年以后的事情了。

古人云: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在从事科研工作的 20 多年中, 华钢 教授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几十项攻关项目和科研课题,先后完成了 KJ14 轨道运输监控系统,甘肃靖远煤业集团综合信息系统;平煤集团一、四、五、六、八、十、十三矿生产调度系统;淮北矿业集团安全监控系统集成项目;淮北矿业集团可视化生产调度系统; KJ122 及 KJ122N 新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淮北矿业集团瓦斯数据动态管理系统;煤炭热量测试仪软件系统、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城市流通领域电子商务技术研究与开发—徐州市电子商务试点工程》和《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研究开发及示范工程—徐州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工程》建设,并且都顺利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验收。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 华钢 教授所主持的各类攻关项目以其优异的完成质量和创新性而荣获各类奖励。这些奖励主要包括: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 2004 年第二届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一项;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黑龙将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中国矿业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诚如古人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华钢 教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 积极参政议政,为政府献计献策,投身各类社会活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2004 年 12 月, 华钢 教授加入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于 2006 年 6 月被任命为民革矿大支部副主委; 2007 年 12 月,他被选为徐州市泉山区政协常委; 2008 年 5 月再次被选为支部副主委。组织上的关心和同志们的信任,使他感觉到责任重大。作为参政党中的一员,他非常注意提高政治素质,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积极参加市统战部和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统一战线理论培训班,用统一战线理论武装头脑。作为泉山区政协新当选常委积极参加了区政协组织的新委员培训班,他主动收集社情民意,通过一定渠道进行反映,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撰写提案,通过政协会议、委员论坛、考察、视察等渠道何方式进行参政议政,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积极建言献策。由 华 教授执笔以集体提案方式提交的“突出特色,努力将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办成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煤炭高科技园区”提案受到民革徐州市委的重视,被作为市委集体提案提交徐州市政协。

作为我校民革基层组织的负责人和网络信息技术方面的专 家 教授,他积极开展与台湾学术界的往来和交流。 2008 年 3 月 23 日 至 29 日, 华 教授应邀对台湾南开技术学院进行了为期 7 天的学术访问与参观,通过这一访问增进了两岸同胞之间的友谊与互信; 2008 年 4 月 20 日 ,台湾南开技术学院师生一行 22 人来我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回访。 华 教授作为主要陪同人员带领他们参观了新校区,游览了徐州汉文化景区、博物馆、云龙湖并品尝徐州名吃,并举行了联欢会。通过以上活动,使台湾师生对矿大和祖国大陆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感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而这样的交流活动为联络两岸人民感情,促进祖国统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06年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