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矿大支部赴昆山考察学习

发布者:统战部发布时间:2015-09-08浏览次数:147

2015年8月3日到6日,民革矿大支部支委一行4人,在华钢主委的带领下,前往江苏民革2015年先进支部——昆山支部,进行交流学习。华钢主委一行受到了民革昆山支部的热情接待,在昆山政协副主席,民革昆山支部主委吴琳主持下,两个支部的支委进行了充分交流。

民革昆山支部成立于2012年8月11日,前身是民革昆山小组。现有民革党员12名。支部委员5人,一名主委,二名副主委,二名委员。民革昆山支部带领党员在昆山社会发展建设中积极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2014年他们从参观学习台湾慈济(昆山)环境教育基地得到启发,倡导推行“随手环保”活动,将“随手环保”作为改善昆山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促进两岸文化认同、融合发展、昆山打造台商大陆精神家园品牌实践项目加以推广,得到社会各界及广大民众广泛好评和积极响应。

民革昆山支部还根据昆山台商聚集的特点,昆山是中国大陆利用台资最多的城市之一,生活在这里的台胞眷属达到10万人以上,被台商誉称“小台北”。面对这样的市情,民革昆山支部确立了“做好对台服务工作,打造党派工作特色”的方针,将昆山的对台工作融入到民革的重要工作当中,建出亮点,建出特色,形成民革的党派工作优势。他们在献言献策、开展调研、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注重关注对台工作的新形势新状况,发掘对台服务的新方法新途径,使党派的对台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有成效有内涵。

筑巢引凤,扶起台湾企业的“身”。昆山民革党员数年来积极为台商牵线搭桥寻找市场,而且为已落户的台商提供各方面的帮助。民革党员撰写的《关于做好民营中小企业与台资企业相互协作的建议》、《为昆山台资企业营造更好的文化体育环境》、《关于推进海峡两岸(昆山)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等六个建言得到政府关注,为昆山投资环境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早期民革昆山小组还在昆山市中山堂义务为台商子女开办为期十天的暑期汉语拼音学习班。开办汉语拼音基础学习班是由昆山民革党员发起和筹办,小组垫资,聘请名师,为台湾新生免费教学,专门为幼儿园进入一年级的台湾学生开设,帮助台湾小学生完成两岸拼音的衔接。

华钢主委代表民革矿大支部介绍了民革矿大支部的发展历程以及成立以来的参政议政活动。并向对方赠送了矿大纪念品。

两个支部进行工作交流之后,在现任昆山市工研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小核酸研究所副总经理,昆山高新区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民革昆山支部副主委吴艺明的带领下,分别参观了位于阳澄湖畔的昆山市工研院和昆山小核酸研究所。

小核酸研究是国际医学医药届为攻克癌症治疗难题而开展的前沿研究。当地政府引导性投入资金5.5亿,申请到国家项目支持30多亿。其中当地政府投入的500万资金的公司,市值已超过30亿,目前已有很多成果,应用于临床。

昆山工研院面向国内外顶级院校,筑巢引凤,和美国杜克大学联合创办了昆山杜克大学。和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联合创立研究所,开展多个领域的前沿研究,并依据靠近上海的优势,建设好后勤服务设施,吸引大量海内外人才落户昆山,服务于昆山的搞技术研发和创新。

通过以上举措,为昆山经济的再次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给考察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交流过程中,华钢主委、孙伟副主委还结合矿大技术优势,和吴艺明副总经理探讨了共同合作开展井下防爆以及地面安全技术创新研究的意向,受到吴艺明副总经理的肯定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