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美德 传爱心 统一战线开展回报社会“感恩行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12-28浏览次数:118

    感恩是一种情,是对爱的执著,是对美的追求,是对善的坚守;感恩是一种责任,是对生命的敬重,是对需求的奉献,是对社会的关爱。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需要大力倡导的社会风尚。

  20107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回报社会感恩行动电话会议上提出,要以更高标准、在更大范围实施感恩行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通过结对帮扶老革命、老党员、老模范,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增强感恩党、感恩国家、感恩人民的自觉意识,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一年多来,各地统战部结合本地情况,因地制宜,感恩行动各具特色。

  山西省委统战部联合省工商联、省光彩会和省科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同心新晋商科普惠三老’”活动。这一活动通过组织山西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响应科普惠农计划,捐资为全省1.8万余名在乡的老红军、老八路和新中国成立前的老党员购买科普惠农绿色通道会员卡,提供科普惠农绿色通道服务,送技术、送信息、送物质,使三老的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为了尽快改变河北老区贫困落后面貌,让老区人民过上更有尊严的富裕生活,省统战部开展了千家民企进老区帮万户光彩示范行动。目标是:从2010年至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每年组织1000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10000户老区贫困户,通过项目带动、就业培训、公益捐助、帮贫济困等多种形式,帮助受助对象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实现人均收入明显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致富能力明显增强,并以此为示范,带动更多的老区群众共同走上小康之路。

  截至今年10月,全国参加感恩行动的非公有制企业13.2万家,受助对象30.6万人,其中三老人员14.8万人,资助金额72.5亿元,捐助物资价值约3.2亿元,安排就业60万人,培训20万人,实施惠民项目6000多个,到位资金约90亿元。受助对象的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感恩行动不同于一般的扶贫和慈善活动,其根本出发点是通过面对面接触胸前挂满勋章的三老,亲耳聆听革命功臣为民族、为国家出生入死、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受到熏陶,情感得到升华,最终达到提升精神境界、增强责任、坚定信念的目的。

  在重庆市统战部举行的万名渝商红岩感恩行动’”启动仪式上,一对一现场结对帮扶的方式使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与感恩对象有了面对面的机会,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了感恩对象的感人事迹,进一步领会了红岩精神的实质和内涵,理解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机遇和良好环境的来之不易,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了震撼和洗涤。懂得感恩、乐于感恩越来越成为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共识;回报社会、感恩奉献越来越成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自觉行动。

  他们主动扩大延伸回报社会的领域和范围,积极参与两翼(指渝东南、渝东北)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投资项目208个,投资总额204亿多元,惠及农户132万多户;建设光彩推进村77个,启动涉农项目184个,安置近4万农民就业;为金色盾牌重庆人民警察英烈救助信托基金捐款5700余万元,提供思源租赁房”8200套。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老国企职工较多且总体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大连市委统战部将感恩对象从三老扩展到五老,即增加老职工和老统战人士,丰富了同心教育资源。老职工和老统战人士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和大连统战事业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他们的经历和事迹同样有教育意义。通过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与老职工和老统战人士结对子,引导他们秉承拼搏进取、爱岗敬业的老大连精神,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添砖加瓦;秉承风雨同舟、真诚合作的老统战精神,为大连统战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实施感恩行动,将统一战线资源与其他社会资源有效对接、优势互补,取得了受助人员物质上得帮助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精神上受教育的双重功效,实现了资源优化、各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