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统战工作十件大事

发布者:王彭鹏发布时间:2008-01-15浏览次数:1784

    一、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召开,我校的统战工作经验书面交流
    中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我校提交的《统筹兼顾  全面安排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经验材料在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上进行书面交流,全国有64所高校进行大会书面交流,4所高校进行大会发言,党委书记罗承选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
    二、各民主党派中央换届,我校党派干部政治安排有进展
    我校民盟总支主委、副校长缪协兴教授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了民盟中央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第十届民盟中央委员会委员。汪云甲教授作为致公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列席代表,出席了致公党全国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隋旺华同志被任命为九三学社江苏省委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三、各级人大政协换届,我校多名党外人士新增为代表和委员
    我校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职务安排在人数、界别都有了新的拓展。到目前为止,徐州市政协第13届委员为21名,与上届相比新增加了4名市政协委员。泉山区政协委员10名,区政协委员比上届新增5名;市人大新增致公党界别,我校新增市人大代表1人。
    四、我校中层干部换届,党外干部行政实职安排有了新突破
2007年11月份,我校中层干部聘任工作结束,党外正处级干部新增2人,我校党外干部从校长、院长、副院长的形成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目前,我校党外处级干部的人数达到24人,占到学校全部处级干部总数的11%。
    五、民主党派负责人组团到国外著名高校访问,考察工作迈出新步伐
    党委统战部首次组织民主党派负责人组成教授代表团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6天的考察访问,主要考察了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悉尼大学等著名高校,考察访问收到了成效显著,国际合作研究和联合培养取得进展,海外统战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
    六、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经验交流会召开,党派之间交流得到加强
    为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12月21-22日,我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召开。我校各民主党派的正、副主委、委员近30人次参加了会议。与会成员首先参观了维维集团的维维牧业万头奶牛养殖厂、维维豆奶生产车间。徐州市委统战副部长李明、党派处长鲁先改同志也应邀参加了会议,学校党委副书记张爱淑应邀参加会议并讲话。
    七、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取得显著成效
    我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成效显著。2007年我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建议案达到30多件。省政协委员汪云甲教授《关于加大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空间的建议》的提案,被省政协评为优秀提案。致公党支部“加强湿地建设,保护生态环境”获全省提案发言工作“特等奖”。
    八、党外民主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在民主办学中地位得到加强
我校教代会执委会中的党派6名成员,在二校区功能协调、推进教代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为做好我校行政监察工作,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察机制,保证行政监察工作更好地为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我校于2007年聘请徐钊、史菊仙、侯晓红等五位党外人士为我校“特邀监察员”。
    九、党外代表人士教学科研硕果累累,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缪协兴副校长荣膺“973首席科学家”,得到国家3500万元的经费支持。在缪校长担任首席科学家的“973计划”8个研究项目中我校承担了4个项目,4个项目的负责人全部是党外人士。林柏泉主委与其他人合作的项目也获得“973计划”支持,并成为该“973计划”课题组长。我校汪云甲教授与澳大利亚同行共同申报的“空间信息技术的煤矿瓦斯智能预警及灾害定位搜救研究”经过中澳双方共同评审、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澳大利亚研究局批准,被列入2007年度“澳科技合作特别基金”资助项目。
    十、我校各项统战工作扎实推进,集体和个人都受到省市表彰
    党委统战部被授予“全市统一战线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我校党委统战部获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党委统战部部长李来成获江苏省统战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李晓冬被授予市“优秀统战干部”称号,李晓冬获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校侨联获市侨联信息通讯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校侨联主席丁曙光获市侨联优秀通讯员称号。民进市委副主委、我校民进支部主委谭海樵教授获特殊贡献奖,我校民进支部获市先进支部称号,民进支部成员葛长路、王温银获先进个人称号。在“民进江苏省级组织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我校民进支部主委林柏泉教授和副主委王洪欣教授获“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的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