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统战部2007年工作要点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7-04-10浏览次数:1729

党委统战部2007年工作要点
 
    根据上级要求和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本着扎实有效、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2007年我校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契机,按照我校改革与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以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不断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的理论武装工作;以省市人大、政协换届为契机,积极推荐选拔党外干部;以我校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为抓手,加强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以党外代表人士培养为重点,加强我校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统战工作制度,狠抓工作落实,围绕中心、汇聚力量、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积极推进和谐校园构建,为我校早日实现多科性、研究型的高水平大学奋斗目标做出新贡献。
    一、认真学习党的新时期统战理论和政策,加强理论武装工作
    1、学习贯彻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统战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中发[2006]15号)和江苏省委的实施意见精神,认真组织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学习党的新时期统战理论和政策,推进理论武装工作。下半年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认真组织对党中央一系列文件精神的学习,争取举办我校党外知识分子十七大精神学习研讨班,把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到实处。通过深入学习,不断提高我校统一战线成员的政治理论素质,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爱岗敬业、育人为本的自觉行动,转化为促进发展、建言献策的科学思路和实际能力,不断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
    2、积极组织推荐我校党外代表人士参加上级组织的党外后备干部培训班、民主党派负责人研修班、民主党派成员骨干培训班等,加强党外干部与成员的理论学习力度与广度。结合我校实际,加大学习考察力度,增强学习实际效果,通过考察,开阔眼界,提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民主办学的能力和水平。
    二、认真做好我校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荐工作,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
    3、按照上级的要求和部署,2007年将是省、市各级人大、政协的换届年度。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协商在前,决策在后的原则,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与学校党委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做好我校省市政协委员的选拔、调整工作,积极选拔推荐我校政治素质好、有广泛代表性、有社会影响力和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党外人士到省、市级人大、政协工作。
    4、支持、协助我校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按照“三个为主”、注重质量、保持特色的原则,做好组织发展和成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重点做好我校新成立的致公党支部的组织发展工作,积极协助省、市委统战部和致公党江苏省委,做好致公党在徐州市的组织发展和建设工作。按照民主党派的组织原则和组织程序,做好我校民进支部换届改选的各项筹备工作。
    三、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5、贯彻落实《江苏省普通高校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基本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照《规范》,检查落实有关要求,准备迎接省委教育工委2007年全省高校贯彻落实《规范》的工作检查。坚持和完善征求民主党派和党外代表人士意见制度、邀请民主党派和党外代表人士参加重要会议制度,配合学校党委开好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征求意见会、情况通报会、工作座谈会、工作交流会等会议,完善“民主党派意见处理单”制度,对民主党派和党外代表人士在有关会议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并积极研究,为学校党委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62002年以来,校党委陆续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统一战线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国矿业大学院(系)统战工作基本规范》等制度,2007年将根据工作需要对相关文件的有关内容进行修订和补充。着手制定我校落实省市“十百千党外人物工程”实施细则,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推进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工作。
    7、按照“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是党外代表人士”的总要求,不断推进我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今年着手对我校党外知识分子现状进行全面调研,对我校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党外知识分子进行建档工作,建立我校党外知识分子人才库。通过调研,全面了解我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状况、工作情况、生活情况等,总结他们在教学、科研上做出的突出贡献,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学校的事业发展作贡献。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成立我校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加强我校无党派知识分子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四、不断汇聚各方力量,加强民宗侨台工作
    8、以“引知引智”为抓手,调动我校侨联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以自身建设为突破口,摸清情况,掌握动态,积极开展我校新华人华侨的调查工作,建立新华人华侨人才库。加大对“台谊会”的支持力度,争取“台谊会”的活动经费,激活我校台谊会活力,巩固与台湾地区高校的关系。
    9、加强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落实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做好少数民族师生的建档工作,动态掌握我校少数民族师生的变动情况。积极推荐我校少数民族教师代表参加徐州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组织好每年一度“开斋节”10个少数民族学生的节日活动安排,协助后勤集团办好民族餐厅。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我校信教学生的摸底工作,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在校园进行渗透活动。
    五、突出统战工作优势,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10努力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提供优质服务,为他们做好学习、视察、调研等工作的协调和服务工作;发挥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作用,支持各民主党派联合开展调研,通过调研和建言献策,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动员全体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代表人士和侨联、台谊会成员,围绕我校“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振奋精神,勇挑重担,全身心投入,为我校“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作贡献。
    11、加强我校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层各界人士的联系与交流工作,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年内举办我校各个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经验座谈会,促进各个党派之间协调发展,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目的。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认真组织好年底全校“各层各界迎新春联欢会”,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六、加强统战部自身建设,提高统战工作能力和水平
    12、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统战信息》的编印工作,扩大对党外人士的推介力度,扩大与全国著名高校的交流力度和范围,争取每期刊登一位我校党外人士的先进事迹。加强我校统战网络的管理和网络阵地建设,丰富统战网络的内容,及时更新网络信息,填补网络待建板块,使网络宣传与我校的《统战信息》二个阵地,相辅相成。
    13、借助全省高校统战协作片平台,推进新时期统战理论研究。积极协调、督促我校四个民主党派联合申报的课题《徐州高校资源对苏北社会经济发展作用机制与激励对策研究》结题工作,催化理论成果,为结题做好准备。做好《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党外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研究》的结题准备工作。
    14、认真总结我校统战工作经验,积极参加全国的有关会议,加强与全国各著名高校的交流。2007年上半年中共中央统战部和教育部党组将联合召开首届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和工作安排,认真总结我校近几年统战工作经验,形成经验交流材料上报教育部。积极准备研究成果,参加全国高校统战工作理论研讨会。
 
党委统战部
2007年3月15日